传说中,月牙泉是由于作恶道士沙埋雷因寺,祖传圣水倾斜变成的清泉。

敦煌天空的沙粒 带着我们的记忆 我从半路看回去 这秦关漫漫好蜿踞 梦想穿过了西域 包含了多少的禅意 爱情像一本游记 我会找寻它的密语 看月牙湾下的泪光 在丝路之上被遗忘

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飞儿乐队所唱的《月牙湾》不知圈了多少粉,可是你知道词意是取于那很可能日渐干枯最终消失的月牙泉么?

月牙泉这个名词的出现通常会与鸣沙山绑定在一起,他们相互成就了这个神奇的传说。

传说中,月牙泉是由于作恶道士沙埋雷因寺,祖传圣水倾斜变成的清泉。而学者认为它形成的原因可能有4种:河道残留,断层渗泉,风蚀湖,人工挖掘。

而不管因何形成,月牙泉吸引无数游客前往观赏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想看看这个千年来不被黄沙掩埋,外形几乎不变的月牙弯到底是怎样的。

说来也奇怪,在人工搭建的沙漠爬梯里,上端很容易被黄沙掩埋,可能许久不清理就会被掩埋了,所以鸣沙山的奇特之处,有一处便是白天爬沙留下的脚印,第二天会痕迹全无,而沙漠底下的月牙泉却一点事情没有。

站在沙漠的第一个顶端,并不像沙坡头那样能看到连绵起伏如山脉般的沙漠,而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沙漠,由于景区游玩的时间有限,

并未再登高看看是不否另一个山头是沙漠的顶端,只是远远看到有人在稀稀拉拉的往沙漠高处走去。

坐在这小顶端俯视月牙泉,才能用肉眼真正看到月牙泉犹如一轮弯月嵌在沙漠深处周围都是黄沙一片,

只有它颜色如此的艳丽,透着如古玉一般的色泽,无怪学者们给它“沙漠第一泉”的美称,果然是是古往今来的“塞外风光一绝”。

或许有月牙泉在,所以鸣沙山也并未荒凉到寸草不生,周围长着些七星草和芦苇,或许是秋冬季节的原因,芦苇边白,在风中轻轻摇摆,若不是背景是沙漠,

我会以为这是在哪个江南水乡睡着香甜的梦,漫步在沙漠的芦苇丛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诗情画意。那种特殊的感觉,或许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得到吧,原谅小编的词穷,写不出它的诗意。

在月牙泉的旁边,最高的一座建筑的扁上写着“第一泉”,但游客能登上的不过二楼而已,那里虽看不到月牙泉的全貌,

但是也可以看到一个更开阔的地方,里面免不了俗也开了些做红丝带祈福之类的体验,信者则有,不信则无,相信的或者玩玩的可以买一个。

小编对这块兴趣不大,还不如花钱去坐鸣沙山的滑沙,狂奔下山前随意撇了一眼,价格还蛮便宜,似乎比在沙坡头玩的价格要低。

关于鸣沙山月牙泉,似乎还有很多东西可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与其看小编在此自言自语,不妨抽个时间自己去看看吧!

本文由飞猪签约达人 笑容陪你闯天下 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END——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